黄江立足三大优势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

发布时间:88 阅读次数:88

  1月25日,中共黄江镇第十五届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召开,黄江镇委书记苏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其中特别指出,2023年黄江顶住压力,稳住全镇经济基本盘,工业经济呈现恢复向好态势,交出了一份殊为不易的发展答卷。

  报告指出,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黄江将立足区位、产业、生态三大优势,以“百千万工程”为统领,以“投资年”行动为突破,切实稳定经济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推动黄江现代化建设行稳致远。其中特别提到,要确保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

  黄江毗邻深圳,又位于“双科学城”中轴,在承接深圳技术、产业、人才外溢上有先天区位优势。报告指出,黄江务必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黄江利用政策优势和区位优势,主动加强与深圳合作,持续引进深圳优质产业外溢,陆续从深圳引入数十家优质企业,以及多个重大产业项目。2023年,黄江主动对接公常路升级改造,加快推进新城大道建设前期工作,先后打通6条主干道“断头路”、完成轨道交通1号线征收等一批困扰群众、影响发展的历史难题。这为黄江深度融入“双科学城”创新协作发展大局提供有利条件。

  随着东莞全域纳入深圳都市圈,黄江作为东莞对接深圳的“南大门”,承担着建设深莞高度融合样本的历史任务。报告指出,今年将继续全力配合市轨道交通1号线、公常路升级改造项目,协调建设清龙路,加快贯通新城大道,逐步打通明珠三路等18条断头路,打造“三纵五横”的交通路网体系。通过将加快推动交通融深,进而促进产业融深以及城市融深。

  聚焦黄江临深片区,各社区正在兴起大抓项目促发展的热潮。其中,田心社区以打造现代化产业园区为目标,推动村级物业产业转型升级,力争五年内实现新建10万平方米工业厂房;长龙社区结合村集体现有资源,以“工改工”的形式对旧厂房进行升级改造;大冚社区加快建设科技孵化型厂房,加快引进高科技、高质量的企业,推动人才集聚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从大冚社区出发,不到10分钟车程,就来到深圳光明科学城中山大学分校区;不到5分钟车程,就是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这个坐落在深圳光明科学城与东莞松山湖科学城之间的社区,正以城市更新积极迎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其中,总投资约80亿元的莞深科创新城·黄江大冚项目(单元一)已于去年动工建设,该项目将成为黄江镇现代化产业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以智能终端与智能装备、工业自动化机器人、航空电子与设备制造为主的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形成“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共生融合的一体化创新生态。

  为缩小与深圳光明区等地的差距,黄江将重点支持长龙、黄牛埔、星光等南部社区发展,加快推进6个村级产业项目;落实3189亩南部现代化产业园规划,全力保障莞深科创新城·黄江大冚项目(单元四)动工建设,继续推进星光503亩等连片“工改工”项目。

  同时,对标深圳优化“跨域通办”“莞家代办”等服务,在新南社区筹建黄江南部数字服务中心。此外,还将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启动建设南京师范大学黄江第一中学,新增公办学位不少于1400个。

  新年伊始,黄江大地涌动着大抓项目建设的速度与激情,重大项目满弦开弓、扬鞭跃马。

  过去一年,黄江镇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全力打好项目建设攻坚战,推动领益、正扬、立洋等5个总投资超44.7亿元项目动工建设,并推动天集·磁海产业园一期完成投资。

  尽管历经三年疫情和外贸低迷的反复冲击,黄江经济依然具有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报告指出,2023年黄江通过坚持项目引领带动,工业经济呈现恢复向好态势,地区生产总值从上半年的负增长扭转至全年正增长。这一年,黄江成功培育国家级“小巨人”企业3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7家,推动61家工业企业“小升规”。

  当前,黄江以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智能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初显雏形,科技创新氛围日益浓厚。立足产业优势,黄江将围绕“项目提速+空间拓展+新型工业化”三个重点,深入开展“投资年”行动。

  推动项目落地“大提速”。紧盯总投资134.2亿元的20个重大项目落地建设,确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全力抓好“大招商”2.0版行动,完善项目发现机制,瞄准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结合本土龙头企业上下游配套需求,招引布局一批引领性、标杆性产业项目。培育壮大优质企业,鼓励支持企业增资扩产,再培育一批“小升规”企业、“”小巨人企业、上市后备企业。

  大力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坚持产业、空间、运营“三位一体”规划,着力提升项目和空间资源的匹配度。继续统筹抓好现代化产业园建设、连片土地整备、“工改工”等工作。深入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利用,有效处置1100多亩“批而未供、供而未用”闲置土地,加大力度盘活村集体90.2万平方米闲置物业。

  加快推进建设。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把作为优化产业发展生态、强化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支撑,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力争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提升至60%以上,完成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64家。此外,推动工业投资提速扩量,完成工业投资34亿元、技改投资23亿元。

  时下,在黄牛埔森林公园骑行、跑步,与家人朋友在黄江湿地公园露营、野餐,正成为更多黄江人的生活常态。

  作为一座山水相依的城镇,黄江森林覆盖率近60%,绿化覆盖率达49.9%,初步形成“出门见绿”的“十分钟生态休闲圈”。山林之间,多树种、多层次的森林植被绘就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

  过去一年,黄江通过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加快城市山水文化提质,围绕建设“山水城共融共生的公园城市”目标,新建科技公园、湿地公园等一批生态人文休闲活动空间,以绿色廊道串联起居民生活圈。

  报告指出,今年黄江将立足生态优势,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开足马力发展绿色经济,促进工业、文化、科技、体育融合发展,推动生态红利不断激活转化为发展动力,重塑黄江发展新优势。

  持续擦亮绿美黄江底色。大力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投入2.1亿元推动23个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项目。依托黄牛埔森林公园打造“绿美黄江”生态建设示范点,启动北岸社区绿美示范村建设,高质量完成林分优化1678.9亩、森林抚育1310亩、新造林抚育1084亩。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力争22条河涌水质全部稳定达标。此外,投入4912万元持续深化美丽圩镇建设,创建9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推进生活覆盖率达80%以上。

  丰富高品质文化供给。重点将官山围旧村、太阳神旧厂房连片改造成黄江文创产业集聚区。不断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力争国庆前建成新黄江图书馆、小轮车训练基地。充分发挥“四园四馆”平台作用,积极举办高品质书画、科普等文化活动,谋划更多贴近群众生活、内容丰富多彩的文化“套餐”,涵养昂扬向上的社会风尚。探索发展“森林+旅游”“公园+露营”,谋划首届“露营音乐节”,丰富文旅新消费场景。坚持“科学规划+文化赋能”,加快“唤醒”社区闲置鱼塘、荔枝林等“沉睡资源”,改造成美丽湖景、街头小景。

  持续壮大集体经济。引导各社区稳步盘活土地、运营厂房、提升集体物业品质,促进物业经济提档增效。改造一批老旧镇村工业园区,全力推动9个村级“旧改”项目,支持各社区发展特色产业园。进一步严格社区集体资产资源管理,健全“资产闲置、公开交易、收益入库”闭环管理机制,充分发挥“三资”交易平台作用,加强集体资产资源承包、租赁、出让和转让规范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