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社加注实现控股 ST大集迎来“双向奔赴”

发布时间:121 阅读次数:121

  1月3日,ST大集(000564.SZ)发布公告称,公司与新供销基金的关联方中国供销商贸流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供销商贸”)、北京中合农信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合农信”)、中合联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合联”)正式签订《供销大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协议》,这标志着历时将近两年的ST大集战略投资者引进事宜终于落地。

  从公告具体内容来看,供销商贸、中合农信、中合联作为产业投资人将以现金13亿元合计购买26亿股转增股票,产业投资人牵头引入财务投资人,其中第一批财务投资人,按照不低于0.99元/股,购买不低于18亿股转增股票。本次引战完成后,产业投资人将合计持有公司13.57%的股权,与新合作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将合计持有公司21.28%的股权。公司控制权将发生变化,因供销商贸、中合联与新合作集团拟将表决权委托给中合农信,公司控股股东将变更为北京中合农信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公司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先重整,后引战”的ST大集,最终完成华丽的涅槃走向新生。

  事实上,过去几年,“内忧外患”下的ST大集无论从内部自身经营,还是外部事项的影响,都处于较为困难的状态下,这也直接反应在公司的经营业绩上。数据显示,公司连续三年营收下滑、净利润也波动较大。从二级市场表现看,投资者“怨声载道”,今年以来公司的股价也一直保持在低位水平。

  如今ST大集将告别海航正式投入供销“怀抱”,国家资本平台的注资推进ST大集的战略转型和财务重组,也帮助公司化解了之前的财务风险,进一步扫清了公司发展的阻碍,有望为公司“破茧重生”的道路上提供“加速度”。

  分析人士称,上市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将为股权结构、战略发展、业务协同等方面带来积极影响,但也需要注意双方磨合过程中产生的不和谐因素,从“引战”变为“内战”。记者注意到,无论是大集在业务方面与相关市、县、区供销社的业务合作联系,还是战略发展层面与新供销基金的合作框架协议,都表明双方已经非常熟悉,这也将为双方降低磨合成本,未来实现“1+12”的发展增添砝码。

  过去几年,ST大集在自身业务的发展上进行了很多新的尝试。特别是公司传统优势的零售商贸版块,培育了“超集好”“顺客隆优选”“望海到家”等电商业务,满足消费者对线上购物日益增长的需求。但是从最终给公司带来的业绩贡献来看,并未达到投资者的预期。这其中固然有公司自身历史遗留问题对利润产生的较大影响,但也不可忽视传统零售行业向新零售领域转型带来的外部冲击。

  而从ST大集最新披露的《投资协议》主要内容来看,面对当前的种种外部冲击,作为实控人的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显然已在正式入主前,就提前为ST大集擎画好了未来发展蓝图和解决路径。

  公告显示,控股股东将借助供销社的平台、网络等优势,通过整合多方产业链优质资源,构建以商业网点、商贸流通产业为基础,打通供销城乡双向流通渠道,做优做强双向流通平台,形成集商业运营、商贸物流和商品贸易三位一体的业务布局,将上市公司打造成为国内领先的城乡流通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商。

  从公告中对上市公司的经营规划来看,由中国供销集团整合系统内相关商贸流通类的优质资产及业务组建而成的中国供销商贸,凭借其强大且资深的商贸流通领域资源背景,或将是ST大集未来经营主导者。可以预见的是,在消费转型的大趋势下,供销体系必将全力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供销社加注投资ST大集并实现控股,可以看出其对大集改造的决心。历经两年,ST大集与供销社之间终于成功实现“双向奔赴”。

  缩减人员、技术改造、产能闲置……岁末年初,多家光伏企业都在调整自己的步伐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福建省海域海上风电资源得天独厚,年平均可利用小时数超过4000小时,位居全国第一,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达321万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