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第八届)世界物联网大会人工智能分论坛举办

发布时间:179 阅读次数:179

  11月20日,由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信创海河实验室、中国科协-天津市政府-南开大学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京津冀数字经济联盟等单位联合承办,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作为技术支持单位的人工智能论坛于2023(第八届)世界物联网大会期间举办,来自学界和产业界的多位知名专家围绕“人工智能与物联网”主题进行精彩分享和交流。

  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科协-天津市政府-南开大学数字经济研究中心理事长、信创海河实验室主任龚克,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副主任、京津冀数字经济联盟秘书长陈锐,世界物联网大会执委会副主席张华等主办方领导出席并致辞,欧洲科学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交叉科学研究中心主任高会军,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刘刚,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戎珂,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制造业研究室副主任臧冀原等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进行主旨对话及圆桌交流;论坛同时成立了世界物联网人工智能委员会。

  龚克在致辞中指出,“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是一对密切相连、相互赋能的技术体系,这两个技术体系可以有很多接口”,“物联网作为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可以不断产生多元的、巨量的而且是实时的数据,为人工智能提供更加丰富的数据来源,这对人工智能是非常重要的赋能;同时,人工智能又赋能物联网,使得物联网智能化”。他强调,“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物联网的发展也存在着很多需要克服的挑战,比如技术是否精准、耐用、经济适用,如何做到异构信息更好地互联通畅,如何做到数据安全、防窃取泄露等,这需要我们在技术上实现跨行业、跨专业、跨国界的合作创新”。

  高会军报告题目为“面向类器官再生的智能制造系统”。报告指出,类器官是在体外培育的、保有组织器官结构与功能的细胞团,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泛应用,是国际前沿热点方向。报告介绍了面向类器官再生的显微操作智能控制方法、系统及应用。针对类器官再生机理复杂、生长轨迹控制难、细胞操控精度低等难点问题,基于智能控制与显微操作技术,研究类器官再生模型构建、类器官生长智能控制、类器官细胞显微操作等理论与方法,建立面向类器官再生的显微操作智能系统,推动类器官在药物研发、个体化诊疗等生物医药领域的重要应用。

  刘刚报告题目为“深科技创新与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他总结2017年以来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可以用“深刻”二字来概括。报告从“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中国逻辑”、“中国人工智能战略布局和实施”、“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个部分展开介绍。报告中总结提出了以下观点,“人工智能科技和产业是全球竞争的最前沿,也是目前中国做得最好的领域之一”,“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的全面融合时代已经来临,新技术经济范式处于形成之中”,“在人工智能科技和产业发展推动下,中国的经济赶超首先是要培育和发展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如何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是经济转型的逻辑主线”。

  戎珂报告题目为“数字经济国际竞争:数据和大模型”。他从数字经济生态、数据要素、大模型、未来建议四个方面展开论述。他指出,“在数字经济里,‘数据’和‘大模型’这二者最为关键,一个是生产要素,一个是生产力”。目前,“AI和数据形成了非常需要治理的要求、挑战”。关于AI价值链,他认为“应该依靠市场的力量解决标准化问题和效率问题,而安全和隐私的问题更需要跨国的多边机构去解决”。关于未来的治理结构,他指出“要从很好的数据和AI流通规则、数字基础设施、数据和AI治理组织这三步来建立和积累数字世界治理的生态信任”。

  臧冀原报告题目为“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进新型工业化”。报告中,他从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物质基础、应对国际竞争、取得成绩等方面概括提出对新型工业化研究的重大意义。他强调,“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进新型工业化”。关于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他分别从推进数字化转型重大行动,开展新一代智能制造技术的攻关、试点和示范,筑牢工业互联网等数字基础设施关键底座,完善数字化转型服务体系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王彪报告题目为“度能,助力碳数智化及实践分享”。他的分享围绕智慧化的生产如何通过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牵引,实现“绿色制造”。报告中,他分别介绍了百度提出的双碳实现路径、百度智能云度能-能碳数智化产品,以及百度智能云度能应用实践案例。关于度能的发展方向,他介绍具有“开放、智能和灵活三大特点”。通过介绍度能在印染行业的降能案例,他指出“度能平台能够帮助其建立一套能碳管控的体系,在生产工艺方面实现工艺优化,为企业节省百万费用,充分彰显了智能制造的优势”。

  徐洋报告题目为“人工智能国际和国家标准现状分析”。报告中,她主要从标准化的角度介绍了人工智能标准化的内容,目前国内外围绕人工智能标准化所开展工作,以及围绕人工智能标准化争夺的焦点。她还介绍了人工智能在治理层面开展的标准化建设工作,目前人工智能治理标准从9个一级指标和38个二级指标的角度,定义了对人工智能的系统或者人工智能企业进行了评估的标准。

  本场论坛圆桌对话环节由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刘刚主持。信创海河实验室副主任,南开大学党委网信办(大数据管理中心)副主任、计算机学院教授、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教授李涛;中赫集团副总裁、工体元宇宙GTVerse创始人葛颀;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兼青岛执行院长赵宇波;华为资深专家、智能制造高级专家何宗东;360智慧生活集团副总裁孙浩作为对话嘉宾,围绕“人工智能与物联网的关系”话题进行精彩交流。

  关于“人工智能在物联网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这一话题,何宗东认为,“在未来推进工业智慧化进程中,利用工业生产与工艺流程中的大数据进行模型训练,能够更好地优化流程降低成本”;孙浩结合360智慧生活与工厂生产对接中的实际案例,提出“人工智能在产线上的最大应用就是缺陷类的检测场景,除传统的检测、定位、识别之外,在工厂的知识库的管理、工厂的作业流程和经验的沉淀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赵宇波认为,“人工智能提升了整个应用领域的技术跨度,降低了很多应用的门槛,也改变了人类对物理世界与数据世界的重新认知”。葛颀强调,“目前人工智能研究领域最应该关注的两个问题是人工智能的技术可持续性与商业可持续性问题”。李涛认为,“无论是在微观的细胞领域,还是宏观的物和物的领域,公司和公司、各个产业之间都形成了万物互联的趋势,有助于人工智能在方法与技术上的反馈与迭代”。

  关于“如何保障物联网中数据的隐私和安全,以及如何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和保护?”这一话题,李涛结合自身经验认为“数据安全问题应该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葛颀认为“安全在所有投资人和管理者当中很重要,但要结合由此引发的安全收益的边界与保护性策略来统筹考虑”;赵宇波认为“人工智能实现了万物连结,为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便利,但这个奇迹的反噬目前还是一个极其开放的问题”;何宗东认为“在物联网当中很多参数是共同控制的、可以互相印证,这为物联网数据安全提供了帮助”;孙浩以360智慧生活集团的人工智能产品为例,提出“未来随着相关的硬件和算法的普及,人工智能和安全的很多场景还有很大结合空间”。

  (记者刘志强、常钦、郁静娴)粮食丰收,颗粒归仓。今年,在自然灾害多发频发情况下,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功不可没。减“单”增“双”,湖南省湘乡市棋梓镇普安村农民田学文说:“单季稻改成双季稻,早稻集中育秧每亩补贴100元,流转的2000多亩田多种了一季,增收20万元左右。

  近日,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广州)青年学者、中山大学教授黄凯团队研究开发出一款高度仿生的老鼠机器人NeRmo,相关成果发表于《科学-机器人》。这款机器人的核心创新在于其柔性脊柱的水平摆动设计,大幅提升了机器人的运动灵活性和效率。

  据新华社电国家统计局12月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全年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据介绍,2023年,全国夏粮产量为2923亿斤,比上年减少25亿斤,下降0.8%;早稻产量为566.7亿斤,比上年增加4.3亿斤,增长0.8%。

  “海上风电是清洁能源建设的兵家必争之地,更是风能产业的科技制高点。”他建议,加强海上风电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研制关键共性技术标准,通过标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快速发展的5G、人工智能等技术,是充满活力的创新引擎,亦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的重要抓手。这些数字都表明,中国将持续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与世界各国共享科技创新带来的福祉。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储存环最后一台磁铁12月11日安装就位,标志着HEPS储存环主体设备安装闭环。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12月11日,工作人员安装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加速器储存环线

  针对当前呼吸道疾病,特别是儿童呼吸道疾病高发形势,国家卫健委10日就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

  近日,我国航天两大集团公司党组机关报《中国航天报》推出“为建设航天强国不懈奋斗”系列评论,在其中一篇评论中提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对标SpaceX,集团公司在发展理念上、科研生产模式上、关键核心技术上、质量效率效益上存在明显差距和不足,整体上大而不强、大而不优”。

  12月9日,记者从东北农业大学获悉,该校野大麦种子人工扩繁基地喜获丰收。这标志着“野大麦种子扩繁与退化盐碱草地生态修复技术推广与示范项目”达到预期目标。

  记者12月8日获悉,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王为磊教授联合国内外研究人员,在海洋生物碳泵研究领域取得最新进展。研究人员介绍,此前,对海洋生物碳泵的直接观测主要利用沉积物采集器,数据极为稀少。

  美国两个科研团队在7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分别刊文称,他们首次让单个的分子处于量子纠缠状态。科学家已实现多个光量子比特超纠缠态的实验制备,让单个分子处于量子纠缠状态,有望为量子信息技术研究带来新启发。

  “我将以当选院士为新起点,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倍加珍惜院士荣誉称号。过去三年,李殿中组织包括中国科学院7家研究机构在内的40余家行业单位和优势力量,成功突破高端轴承“卡脖子”技术难题。

  只需牵住“狗绳”,报一声想去的区域,智能电子导盲犬“小西”便会缓缓启动,为视障人士带路;打开一些地图类App,选择无障碍模式,界面就会显示出沿途无障碍公共卫生间的位置和通过无障碍电梯上天桥的提示……一大批“黑科技”命中残障人士的生活痛点,帮助他们开启无障碍生活。

  实现“双碳”目标,不仅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良好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迫切需要的公共产品,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从清华大学获悉,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二期极深地下极低辐射本底前沿物理实验设施(简称“锦屏大设施”)土建公用工程已完工,具备实验条件。首批来自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0个实验项目组进驻开展科学实验。这标志着世界最深、最大的极深地下实验室正式投入科学运行。

  量子计算领域的一项纪录再次被打破:美国波士顿量子计算初创公司QuEra建造的新型量子计算机拥有迄今数量最多的逻辑量子比特——达到48个,是此前逻辑量子比特数量的10倍多。

  6日,全球首座电热熔盐储能注汽试验站在位于辽宁盘锦的辽河油田竣工投产。这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的电热熔盐新型储能注汽技术实现“从0到1”的突破。

  研究者、监管者、医生、患者,还有医学期刊,都将密切关注这些试验以及这些疗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华能山东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以下简称“示范工程”)6日完成168小时持续运行考核,成功投入商业运行,

  日前,相关领域全国政协委员围绕“加快建立新能源产业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这一主题,积极建言献策,助力新能源产业资源回收利用可持续发展。新能源产业链涵盖原料生产、装备制造、电站开发运营、回收利用等各环节,“由谁来承担回收责任”,是大家普遍关心关注的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