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信息消费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发布时间:147 阅读次数:147

  近日,工信部正式向三大电信运营商颁发第四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公众期待已久的4G生活已近在咫尺。由此带来的还有信息消费新一轮的饕餮盛宴。

  4G、三网融合、宽带中国、智慧城市、大数据、云计算这些汇集了高新技术的词汇接踵而至,将我国信息消费的大幕拉开,积压的民众需求如洪水般激流而下。

  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信息消费市场规模达1.7万亿元,带动相关行业新增产出近9300亿元;今年上半年,我国信息消费规模达2.07万亿元,电子交易总额达4.98万亿元。

  在出口、投资这两驾拉动经济的“马车”稍显疲软的时代,以科技创新为原动力,以供求无缝链接为特点的信息消费正在彰显无与伦比的优势。

  “信息消费每增加100亿元,将带动国民经济增长338亿元。”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如是说。

  在信息科技掀起的热潮中,信息消费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倍增器”、发展方式的“转换器”以及产业升级的“助推器”。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信息消费的发展寄予厚望:开发新一代信息产品,发展电子商务,扩大信息消费,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更是提出,2015年信息消费规模超过3.2万亿元,带动相关行业新增产出超过1.2万亿元的明确目标。

  在传统消费模式仍占主导、固有产业发展模式根深蒂固的环境下,如何腾笼换鸟,利用信息消费促进产业升级、产业替代,都是信息消费产业需要突破的瓶颈与困局。

  需求不足仍是信息消费发展的首要问题。在信息通信产业新一轮变革期,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服务不断涌现,也孕育出新的消费热点。然而,我国信息消费市场的开发程度还远远不够。有关统计数据显示,美国、日本的人均信息消费支出分别为每年3400美元和2400美元,而我国仅为每年190美元。眼下,信息消费城市试点即将开展,如何避免城市试点重蹈智慧城市“概念虚火过旺而需求冷淡”的覆辙至关重要。

  宽带不宽、流量太贵的问题长期为5.9亿网民诟病。在德国统计公司公布的全球互联网网速排名中,中国内地仅列第98位,平均网速只有每秒1.7兆比特,甚至落后于马来西亚和泰国。我国宽带发展一直以运营商的市场化推进为主,缺乏国家战略的统筹,宽带运营商承受着不可承受之重。更有专家担忧,我国信息产业在下一代物联网、通信网、三网融合推进等方面与国际领先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中国的信息消费面临着严峻的信息孤岛问题”。

  网络信息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缺乏法律保驾护航。网络技术的发展加快了个人信息的传播,同时提高了个人信息保护的难度。用户移动、网络支付便捷性越来越高,也带来了风险概率的提升。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使违法犯罪成本大大降低,利用通信网络发送垃圾短信息、散布有害信息、设置钓鱼陷阱等违法犯罪现象也日益突出。

  “破坏,是一件苦差事;建设,则是一番大事业。”这是两百年前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睿言智语。

  在世界信息产业的浪潮中勇立潮头、带给13亿国人无限便捷的消费体验,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这些都要求信息消费的发展必须勇于打破现实和未来的藩篱与壁垒。

  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加快网络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要着重打好光纤宽带、“3G”网络、“4G”网络这几张牌,抬高起点、适度超前,加快构建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要把信息基础设施摆到同铁路、公路、机场建设同样的高度来重视,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加大无线和固定宽带投资,推进光纤入户,大幅度提高网速,推动4G商用;积极推进电信改革,打破垄断,降低上网资费。

  推动“信息下乡”政策,释放农村和乡镇市场的潜力。随着计算机在农村家庭中的普及以及各种农村信息化终端和应用的推广,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正成为农村居民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农村信息消费的潜力不可小觑。因此,要加快构建和完善以生产销售、科技信息和金融服务为主体的农村生产生活服务体系,推进“家电下乡”、“宽带下乡”和“信息下乡”的实施。

  采用“放水养鱼”的方法,培育信息企业并激发其创新能力。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理事长杨培芳认为,我国信息消费的短板存在于提供信息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扶持信息服务型企业甚至比宽带建设还重要。因此,政府部门要进一步简政放权、给企业松绑,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让创新性信息服务企业“轻装上阵”。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国信息消费正在不断催生新的业态,形成新的发展空间。这不仅促成经济量的积累,更将产生质的飞跃。全新的消费模式正在勾勒出“信息中国”的美好图景,升级版的中国经济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