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界DealGlobe|2022年中企跨境并购市场年终回顾

发布时间:156 阅读次数:156

  受到居高不下的通胀、激进的全球加息潮、乌克兰战争以及中国面临经济挑战等冲击,2022年开年估值过高的市场一路下行,跨境并购市场不容乐观。

  在2023年的跨境并购市场展望中,我们认为即便经济增长恶化,但是随着疫情得逐步结束,市场也可能在2023年稳定下来。

  中国企业跨境并购即中国企业 “走出去” 和 “引进来” 的周期性波动依旧明显, 具体表现为中国企业 “走出去”项目数量明显减少,“引进来” 项目数量相对增加。

  我国政府应该加大与这些州政府的沟通, 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由此可以帮助中国企业在对美国企业的投资并购中减少阻力, 赢得这些州议员的同意和好感,间接地促进交易的顺利完成。

  改变过去的大而全思路,鼓励中小企业对外投资、 民营企业对外投资并‍‍购,美国政府并不排斥外资,而中小企业在投资并购中不会给美国政府造成所谓的国家安全担忧。同时,并购也可以促进中小企业的技术和服务升级。

  从近来买方构成上来看,相比以往中资企业在海外并购中单打独斗的模式,越来越多的交易将以中资财团的形式进行,形成了多样化的融资结构和渠道,强化并整合了多方面资源,并为持续的高速发展奠定基础。

  中方已与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共建 “一带一路” 合作文件,政策沟通与务实合作走深走实,且境外投资综合服务不断优化。国家发展改革委健全部门、 地方、 企业、 金融机构、 行业协会、 驻外使馆等多方联动的 “走出去” 工作协同机制,共同为中资企业提供服务和便利。与 “一带一路” 沿线的经济合作有望成为中国企业跨境并购的长期发展动力。

  随着商业活动的恢复和信心的提升,2022 年中国经济复苏势头变强.瑞银全球财富管理公司首席投资官马克对路透社表示,中国仍是他在亚洲的首选市场之一。投资银行高盛集团称,虽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但这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外国投资者投资中国企业的决定。

  截至 2022年,中国跨境并购整体相对于2021年有所下降,2022年上半年交易达228个,较2021年上半年减少了76个,披露金额422.97亿美元,较2021年上半年下降17%。中国企业 “引进来” 交易数量已经超过 “走出去” 交易数量。2022年,新冠肺炎疫情仍然持续,但在新技术、 新模式、 新产业的影响下,2023年中国企业 “走出去” 可能继续创历史新高。另外,中国率先控制住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经济持续复苏,加上政府推出稳外资举措,吸引了外商持续投资中国企业,中国企业 “引进来” 在这一次并购浪潮中再显身手。

  具体来看,随着我国产业升级和对经济新动能需求的上升,以高端制造、 数字技术应用、 大健康等为代表的新兴行业仍是2022年跨境并购的热点.此外, “碳达峰” “碳中和” 目标和路线图的明确也使得新能源成为未来中国企业跨境并购的一个重点领域。中企海外并购将呈现三大趋势: 更多中企将探索深入参与国际产业链供应链重构,医疗与生命科学行业继续引领中企海外投资,绿色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相关的投资将逐步增加,海外资本也会看好中国经济的发展潜力。因为与很多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相比,中国市场对全球投资者具有独特价值。例如,尽管美元开始浮动,但人民币保持了稳定。此外,中国的能源转型和技术进步, 为绿色基建提供了投资机会。而随着共同富裕的推进, 中等收入群体不断壮大,也将带动消费类企业发展。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企将以同频共振的姿态,通过并购实现企业发展壮大和全球化布局。

  当前,世界科学发展正在第二次科学革命的范式下寻求重大突破方向,交叉边缘学科和应用引发的基础研究成为最有可能迎来重大突破的领域,技术革命正在向以信息技术为主导并与物理技术、 生物技术等深度融合的方向加速演进,全球科技创新进入活跃期,并向经济和社会领域快速渗透。全球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呈现一些新特征:一是创新无界限,技术有主权,有组织的研发机构成为主要创新供给主体;二是任务导向型的科学技术研究成为科学与技术的黏合剂, 是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式;三是科学向技术转化、 基础研究向应用拓展日趋复杂,单一规律主导时代已经过去。

  当前在全球蓬勃兴起的新一轮产业变革由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通用技术的成熟、扩散和深度融合为引领。对工业化大生产时代所构筑的生产方式、 市场模式和企业组织关系等产生了深刻影响。一是广义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主体技术组群的地位坚不可摧;二是发达国家依靠基础性技术掌控新兴产业竞争主导权的意图强烈;三是市场需求成为新兴产业竞争的主要内容;四是新兴产业变革一定程度上可能重塑世界产业竞争版图。

  新一轮产业变革所具有的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特征ꎬ 使得以先进技术装备替代劳动力的成本经济性逐步显现,在某些领域,如贴近市场需求的个性化制造,设计、 消费与制造融合的服务型制造等方面,可能出现加工制造环节向发达国家的部分回流。虽然这不会从根本上颠覆全球价值链分工格局ꎬ 但对价值链上不同环节的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发展战略会产生影响。发达国家不再只专心于设计研发、 市场品牌运营等,而发

  展中国家也不应一味追求加工制造的成本优势,避免陷入规模陷阱,因为以数字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新兴产业将可能弥合消费与制造的时间与空间,个性化制造、 分散生产、 规模化定制式生产等可能挤占大规模生产的部分空间。新兴产业变革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是难得的历史性机遇。近些年,一方面,新兴经济体在技术、 人力资本、 产业升级以及制度完善等方面都进步显著;另一方面,其潜力巨大的新兴市场对发达国家产生有力吸引,成为发达国家进行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分工布局的主要目标市场。进一步说,由于新兴产业变革所依托的大量新技术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多种技术还可能处在摸索、 交织和碰撞阶段,可能为新兴经济体创造更多的 “机会窗口”,以新兴产业为对象的全球竞争版图尚未十分明朗。

  制造业转型升级一直是中国企业发展的迫切诉求,尤其是在当下鼓励数字化转型作为基础支撑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从制造业领域并购的标的来看,标的以高端电子制造领域企业、 化学品和材料等企业为主。

  2022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在制造业的投资并购交易达44个,披露的交易金额为 69.33 亿美元,占 2022年上半年交易金额的 16.4%.交易数量较 2021年同期的69个减少了36.2%。

  如图3,工业电子和化学品和材料跨境并购交易数量分别占中国企业制造业细分领域跨境并购交易的20%,是主要的制造业跨境交易领域。其次为工业产品和服务,占中国企业制造业跨境并购细分领域的16%。2022年,在物流逐步恢复以及消费刺激政策等因素的带动下,电子制造业维持较快增长态势对工业总体拉动作用明显,成为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我国 5G、新能源等领域的蓬勃发展将持续为电子制造业注入发展动力。2022年迎来新一轮增长周期,规模以上电子制造业增加值累计增长10.2%,高于工业总体 6.8个百分点,是28个主要的制造业大类行业 (不包括其他制造业、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以及金属制品、 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中增长最快的行业。

  2015年开始,亚洲贸易出现了自金融危机以来的首次下滑,东亚地区经济体的工业中间品的出口和进口出现双降,同时,亚洲制造业产品以中间品为主。即使如日本这些创新能力技术较强的国家,其出口产品很多也是配件类的半成品类、中间品类。发展至今,工业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已被视为重中之重。工信部在部署2022年工作时强调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向纵深拓展,增强产业发展新优势、新动能。同时,“一带一路” 倡议和合作有助于亚洲经济一体化发展,充分利用各国的要素禀赋优势,通过技术合作交流促进数字化转型,促进各方产能的有机结合。

  2022年中国企业跨境并购最集中的行业是TMT行业(技术、通信和媒体),当前中国在TMT行业的跨境并购标的主业主要集中在计算机软件领域,包括了全球1/3的经济及44亿的人口,其巨大的人口基数对TMT行业有着巨大的需求,为该行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和广阔的前景,尤其在数字经济时代,随着更深层次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各国利益更加紧密相连。

  2022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在TMT行业投资并购交易达83个,披露的交易金额为140.29亿美元,占2022年上半年交易金额的33.8%,交易数量与2021年同期几乎持平,仅增加了 4 个,交易金额降低了0.8%。

  中国信息服务产业已启动海外扩张暨并购之旅,主要有五个机遇点:一是跨境电子商务领域,二是通信领域,三是交通基础软件领域,四是适合国际化的通用型管理软件领域,五是软件外包领域。中国信息通信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行业,在从小到大的基础上,迎来由大向强的跃升。

  医疗健康行业跨境并购经历2017年至2019年异常活跃的状态后,逐渐开始放慢脚步,专注于投资有价值、有技术的医疗产品。后疫情时代,中国国内企业仍将继续积极寻找海外并购。通过业务整合、开发产品以应对国内不断进行的医疗改革。当然,后疫情时代下的世界格局波诡云谲,政治和经济的不确定性使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更加谨慎。医疗健康行业作为避险行业虽然深受投资人的青睐,但现阶段的并购更多的是投资已经有成熟产品的企业。

  2022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在医疗健康行业跨境并购平均交易金额为1.65亿美元。较2021年全年平均交易金额增加59.1%。2022年上半年医疗健康行业跨境并购最大交易金额为14.8亿美元,相比2021年同期呈上升趋势。

  2022年,中国企业在医疗健康行业跨境并购中,占比最高的细分行业为医疗制药行业 (28%),其次为医疗行业 (35%)、生物技术行业 (27%)。

  尽管国际局势不稳没有对制药公司的运营产生重大的直接影响,但它已导致许多。企业领导人重新评估其全球供应链中的风险和依赖性,转而通过并购以重新获得更多的控制权。从原材料到产品销售,全球产业价值链上下游均出现并购交易。通过并购实现供应链外包可以缩短交付时间,并提供客户非常看重的业务“确定性”。

  销售零售业领域跨境并购的主要标的主业为电子商务和互联网企业,占消费零售业并购的68.4%。自一带一路”倡议后,中国消费零售业进入下一个上升通道,商务部数据显示,中国跨境电商出口增速明显快于整体增速。“一带一路”消费零售业由电子商务积极赋能,跨境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新模式正成为推动贸易畅通的重要新生力量。

  2022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在消费零售行业的投资并购交易达23个,披露的交易金额为26.72亿美元,占 2022年上半年交易金额的 6.3%,交易数量较2021年同期的32个减少了28%。

  2022年,中国企业在消费零售行业跨境并购交易中,其他类消费品业(35%) 占据了最多的比例,其次是食品类占到了26%。前两者与剩下的零售 (22%)与休闲(17%) 组成主要跨境并购消费零售行业细分行业。

  能源问题是中国持续关心的重点议题之一。能源设施建设方面的内容列为“设施联通”的重要部分,在电力、油气、核电、新能源、煤炭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与相关国家共同维护油气管网安全运营,促进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能源资源优化配置。跨境并购数据显示,标的主业为矿业和能源的企业数量大致平衡。地区集中在中东和非洲地区,此外还涉及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国家。

  2022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在能源与矿业行业投资并购交易达7个,披露的交易金额为12.65亿美元,占 2022年上半年交易金额的3%,较2021年同期的10个减少了30%。

  国家能源局发布通知,力争在未来5年内形成一批最佳实践案例,培育一批能源合作研究基地,发布一批优秀能源合作智库产品,在国际上塑造一批有影响力的能源合作专家。为能源行业培养一批国际合作优秀青年人才,推动能源合作走深、走实。

  2021—2022年,金融业跨境并购较2019—2020年数量减少,但仍占据重要地位。资金融通是经济建设的血脉和重要支撑。境外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资金需求以及活跃的跨境并购活动,为中国资产管理行业提供了重要契机,但也对资产管理机构开展跨境业务的能力提出了挑战。商业银行融入海外市场要是从满足投融资需求的角度出发的,而投资银行是对公业务板块重要而有益的补充,同时也是该行差异化服务功能的体现。

  2022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在金融服务行业投资并购交易达10个,披露的交易金额为32.31亿美元,占2022年上半年交易金额的7.6%,该交易数量与2021年同期交易数量的24个相比有所减少,减少了58.3%, 交易金额较2021年同期的79亿美元有大幅下降,下降了5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