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为什么总是别人家的新闻?政务新闻脚下的三个大坑

发布时间:122 阅读次数:122

  什么是“好新闻”?答案有成千上万,而我的答案却是:读者爱看的新闻就一定是好新闻!

  这是一句绝对正确的废话,人人都明白,可“我”写的新闻为什么读者就不爱看?

  很多文章在讲述政务新媒体如何“出圈”时,都会无一例外地提到一个词:亲民化,但如何从“宣传化”向“亲民化”转变,却很少有文章愿意讲清楚。

  有人解释说,语言、形式接地气就是“亲民化”,但一件无聊的事无论怎样使用接地气的语言和形式,仍然是一条无聊的新闻。

  所以我要说的是,所谓“亲民化”不只是指形式上的亲民化,最重要的是视角上的亲民化。

  新闻界有一个经典的比喻:“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大街上狗咬人的事每天都在发生,没有人会关心;

  但如果有一条街上发生了狗被人咬伤的事,就一定是新闻了,因为这里有很多可以引发读者好奇心的因素,这就叫“读者视角”,也叫读者心理学。

  这个比喻说明一个道理,事实不一定就是新闻,而用读者视角展示事件中的兴趣点,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闻。

  多年前一位记者曾问我,“什么是好新闻?”我回答他,“即便在北京早高峰拥挤的公交车厢里也爱不释手的新闻,一定是好新闻。”

  试想一下,早高峰的公交车上像沙丁鱼罐头一样挤满了人,刹车、转弯时乘客会前后倾倒,因此需要腾出一只手紧紧抓住扶手。

  而此时,一位读者在前后晃动,用一只手紧握扶手的情况下,仍能用另一只手举着手机或报纸,阅读某一篇新闻,这足以显示他对这条新闻的关心程度了。

  我对那位记者解释说,每完成一篇新闻时,都应先想象自己站在早高峰公交车上是否看得下去。如果看不下去,就不妨换个看得下去的角度写这件事。

  事实上,很多政务新媒体的编辑更想发表的,是本单位的工作成绩,这种观念并不为过,却会严重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毕竟受众心理学是真实存在的现实。

  对于本单位成绩的宣传,单位领导和新媒体编辑从不会吝啬版面,下面是一篇某地日报刊登的政务新闻,可以想见其中“新闻养分”含量的稀缺程度。

  “今年以来,XX(市)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和便民服务中心(站)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始终坚持‘高效 务实 勤政 廉洁’的目标,建立健全机关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促进作风转变,提升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改进窗口工作作风,规范服务行为,全州政务服务办件量再创新高。”

  此外还有工作成绩统计数,办结多少件,跨省办理多少件,比去年增加多少件云云……

  文章通篇都在讲述工作完成得如何好,以管理者向上级领导汇报的视角,滔滔不绝高喊口号,完全不顾那些耗费手机流量和时间的阅读者心理需求。

  而真正的读者视角,政务服务平台能为百姓提供哪些便利、又发现了哪些不便等等,编辑们却视而不见,很难想象读者会关注这种“宣传文件”。

  多年前,我参加一个工商局组织的发布会,会上公布了一批诚信商业单位和北京市著名商标名单,并发放牌匾。

  事实上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工作发布”,因其视角与读者生活无关,很难引起关注。

  会上我捕捉到一句话:“除王麻子剪刀等几家企业被摘掉著名商标称号外……”,于是会后我从这一角度详细采访了具体情况。

  第二天,其他媒体只发了“工商局为新一批诚信商业单位和著名商标授牌”,而我的新闻则是“著名老字号丢掉著名商标”,文末再写上授牌情况。

  “在这期间,当地某官方腾讯微博平台共发了145条微博,其中与此次降温有关的微博有54条,占37.2%;”

  “在这54条微博中,主要是常规天气预告,以及与寒冷有关的生活知识:煲汤、围巾、保护汽车等;”

  其中“有的微博会提醒市民‘穿暖点’,只有两三条微博告知‘政府庇护中心开放’,‘启动气象灾害亚级应急响应。’”

  有些政务编辑总津津乐道于“首次”或“揭秘”,殊不知与读者毫无关系的“首次”也不算新闻,用一句新闻圈的老话说:“首次垃圾也是垃圾”。

  揭秘也如此,假如报道的“密”只是某一专业领域,尤其是科技领域与读者生活及兴趣点无关的“秘密”,必然无法引起阅读兴趣。

  这篇揭秘式报道尽管制作了一个服务性很强的标题,但大部分文字都在讲述有关桥梁建筑工程学的内容,甚至“桥梁整体置换工法”也成了报道的重点词。

  版面上用于引导读者视线的关键词包括,“切割及平移旧桥面——7小时”“平移新桥面——4小时”“桥梁与原路面连接——13小时”;

  第二组关键词是“平衡顶起桥面→移至桥墩→放下桥面”“超级千斤顶误差限毫米内”。

  与此同时,诸如“由于长期超荷载运行及外部环境影响,主梁及桥面板损坏严重,经检测,被评定为D级(不合格状态),专家建议应拆除重建”

  “无法完成一次性挪移,只能先对桥体进行切割。两侧被切割的900吨桥面,用吊车先完成挪移工作”一类的桥梁工程技术术语随处可见。

  尽管这些专业内容被编辑尽其可能翻译成通俗的文字,但仍无法改变其建筑专业文章的性质。凭心而论,这样的“新闻”你会关心吗?

  政务新闻脚下的第三个大坑,是新闻盲目“数字化”,也就是拿自己的工作统计数字当趣事“聊”给读者。

  数字对于新闻而言,其意义仅存在于读者最迫切想知道的,或者热门事件中某些超乎想象力的巨大数据。

  比如,2008年,名噪一时的“月球大使馆CEO”李捷把有关部门告上法庭,索赔2万亿元。

  当时京华时报以《“月球大使”索赔2000,000,000,000元》为标题,报道了这一新闻。

  之所以在这个数字上大做文章,是因为在一个被读者津津乐道的新闻中,出现了一个巨大到超出读者想象力的数字,其编辑视角还原了读者需求。

  相比而言,目前政务新媒体发布的很多新闻都是“为表达数字而使用数字”,说透了就是一种变相表功,这怎么可能吸引读者呢?

  “今年1至9月,各级政务服务平台线上线下累计受理行政审批、商事服务及公共服务事项5557899件。”

  “办结5556835件,办结率99.98%,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399905件,上升33.67%。提前完成了年度服务企业和群众事项达到550万件的目标任务。”

  还有一家政务媒体发新闻称,“政务服务大厅办件864件,同比去年,办件量增长17%,件件按时办结,办结率100%,满意率100%。”

  这种所谓的“注水新闻”读起来味如爵蜡,根本不算新闻,而编辑也根本没打算让读者关注,只为表功而已。

  北京大学教授韩毓海在媒体上介绍政务新闻时曾说过,“宣传、新闻、传播,这三个词的意思不同。宣传是政治性的,新闻是社会性的,传播是技术性的。”

  作为政务新媒体的编辑,首先应该弄清楚这三个概念,同时还需要学会把“宣传”用“新闻”的形式表达出来,能引起读者关注的宣传,才是最高效的宣传。

  中国青年网曾转发华商报的一篇解读什么是新闻的文章,文章称,“(‘人咬狗’理论)这种理论核心问题就是‘奇’,一言以蔽之:‘奇’就是新闻。”

  文章认为,“影响新闻价值的因素包括:影响力、时效性、接近性、冲突性、异常性。”这也是新闻学的理论基础。

  政新在线是行业领先的政务新媒体服务平台,致力于为政府单位提供标准化的政务新媒体服务产品,并搭建“政务新媒体产品平台”,建立起政府购买服务、新媒体供应商服务政府的桥梁与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