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凤传说与“文化识盲”

发布时间:83 阅读次数:83

  关于吴凤传说,刘家谋《海音诗》(1855年)的相关记录是现存最早的书面版。《海音诗》有诗并注曰:“纷纷番割总殃民,谁似吴郎泽及人。拼却头颅飞不返,社寮俎豆自千春(沿山一带有学习番语、贸易番地者,名曰番割。生番以女妻之,常诱番出为民害。吴凤,嘉义番仔潭人,为蒲羗林大社通事。蒲羗林十八社番,每欲杀阿豹厝两乡人,凤为请缓期,密令两乡人逃避。久而番知凤所为,将杀凤。凤告家人曰:吾宁一死,以安两乡之人。既死,社番每于薄暮,见凤披发带剑骑马而呼,社中人多疫死者,因致祝焉,誓不敢于中路杀人,乃止。今社番欲杀人,南则于傀儡社,北则于王字头,而中路无敢犯者。凤坟在蒲羗林社,社人春秋祀之)。”后出的连横《台湾通史》(1920年)之《吴凤列传》亦记:(凤死)“已而疫作。四十八社番莫不见凤之驰逐山中也。于是群聚语曰:此必吾族杀凤之罪,今当求凤恕我。各社举一长老,匍匐至家跪祷曰:公灵在上,吾族从今不敢杀汉人,杀则灭。埋石为誓。自是乃安。

  吾人于此当发一问:“鬼无归则为厉”是汉族的鬼魂观念。凶死者为厉鬼、厉鬼会散布瘟疫的观念也是当年以“出草”(杀人取头以为夸耀)为俗的台湾非汉族部落居民的鬼魂观念吗?从刘家谋到连横,他们听到的、记录的吴凤传说是不是有“文化识盲”的问题呢?所谓“文化识盲”是:研究者以其自身的文本(自身负载的理论/文化)来解读作为研究对象的文本,从而使得解读陷于认识的盲区(参见古学斌、张和清、杨钓聪:《专业限制、文化识盲:农村社会工作中的文化问题》,载《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6期)。

  附带言之,连横《吴凤列传》曾以《吴凤传》为题载于《台湾文艺丛志》第4年第1号(1922年2月)。

  汪毅夫先生,1950年3月出生,台湾台南人,历任上山下乡人员、邮递员、学员、教员、研究员、公务员和退休人员。学术著作有《闽台区域社会研究》等18部,300余万字。

  高琦,资深媒体人,“京彩台湾”新媒体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广天下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朝阳民革青委会副主任。录制有中宣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十四五规划》等多部有声作品;朗诵代表作品《脊梁》《等待天明》由央视、新华社等媒体发布并成为网络热搜;纪录片作品有《新丝路密码》《刘亚楼》《织梦年代》等。

  汪毅夫先生著作《顾盼两岸》,收录了作者自2019年元月起“在手机上用手写输入法写作”并陆续发表在中评社、中评网上的286篇文章。

  对于“两岸关系已无联结点”的悲观论调,作者认为,“我写的学术段子(文史笔记)两岸都有读者关注,我讲的两岸故事两岸都有热心受众,这不就是一个联结点吗?每念及此,老旧的手表又上了一回发条。”正如作者所言,退休之人该放下的全放下了,惟此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应该是吾人一生的志业,不放下,也放不下呀!

  《顾盼两岸》有声版上线之际,正值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时,也是京彩台湾继《话说两岸》之后,再次为广大读者提供“生动鲜活”的新媒体“选修”内容。

  让我们通过《顾盼两岸》的字里行间,感悟海峡两岸方方面面的联结点,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在“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征程上,凝心聚力促发展,驰而不息抓落实,立足岗位作贡献,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