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新微评 新媒体新闻的问题

发布时间:171 阅读次数:171

  记者节那天,看到位记者朋友在朋友圈说,以后别叫我记者了,我现在是新媒体工作者,这虽然是句玩笑,但也有些无奈的味道。

  说起来,新媒体传播形态下的新闻报道,也确实与传统媒体时代相比,自身有着弱化的变化。今天就从问题角度聊聊新媒体新闻的特点,总体来说,新闻报道议程设置不再精细,社会观察角度深度不足,媒体的社会媒介属性下降,比较显性就是采访核实被爆料收集取代,报道完整性被碎片动态式跟进取代。新闻媒体的自媒体化倾向要特别关注。

  传统媒体时代,媒体的自身格调和特点明显,无论是基于报道本地社会类新闻的都市类媒体,还是基于某一领域的专业媒体,自身的定位明确,甚至于看文章就能大概看出是哪家媒体的文风和方式。但在新媒体传播中,内容的相似性大幅增加,特别是热点事件的跟风报道中,媒体的观点、方式、素材差异性越来越小,哪家媒体的报道越来越模糊,公众只是在对“这家事”产生兴趣,而“谁报道的这件事”并不重要。报道主体的弱化,让媒体的权威性和个性都在流失。公众对于某家媒体新媒体账号的订阅与关注,也被对某类热点的兴趣与算法推送所替代。

  采纳网络信源,从某部门的新媒体账号通报获悉,综合某几家报道……公开信源和转载内容的大量使用,也让媒体的独立采访,特别是深度报道凤毛麟角。从理解媒体的角度看,独家采访的时间和人力成本大,却往往错失了首轮热度的机会,且就算是有自家的信源与深挖,报道内容也会迅速被其他媒体和自媒体引用、切碎、再加工,传播中甚至于加工报道的传播效果还会好于源发报道,成本与收益不成正比。这种趋势下,深耕内容就是做赔本买卖。

  在每天亿级的新媒体信息面前,网民的阅读耐性越来越弱,传统新闻点本来只是报道的切入口,现在要变成直接能激发公众兴趣的报道内容,原本的铺垫、背景、事实逻辑关系被弱化,只要那个话题点够足,就可以吸引到公众。点到为止强刺激,长篇累牍无人看,迎合短阅读习惯的碎片新闻点报道,则让媒体内容的完整性、逻辑性在下降。

  原本媒体是站在事实与公众之间,承载替公众问询,替主责部门解读的职能。但在流量传播面前,抢首轮跟热度成为了重要因素,先采用网络信源跟发,再关注后续动态,若有反转再跟进报道,媒体的调查核实也成为了和公众观察角度一样的顺其自然,这也是为何新媒体新闻经常出现反转事件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在首轮不确定信息的报道中,媒体已经广泛跟进推广,即使后经核实事实有错,那无非是再报道一轮官方更正,似乎媒体也没受到损失,但也让媒体的公信力在弱化。

  新媒体工作中,编辑工作似乎比一线采访更讨巧,更节约成本。加一个更有吸引力的话题,换一个更有趣的标题,加一段来源于网络的风马牛不相及的视频,都可以增加阅读与传播量,但传统媒体时代最重要的“记者在一线”“用记者的眼睛去观察”“设身处地找不一样的视角”却被弱化,倘若一家媒体中,愿当采写记者的少了,坐在电脑前当编辑的多了,真未必是件好事。大家都在网络中跟热点,找网络素材,同样的快餐材料,也很难做出风味独特的大菜。

  视频形式本身本无关于内容的深浅,但视频化迎合,特别是短视频的空间,则让这类视频新闻多采用关键内容重复使用,关键信源加标注配文字的方式进行强调,这种内容上的取舍则在增强视频直观冲击力的同时,仍然是淡化了事件的客观描述,特别是前因后果,事实存疑方面的介绍,特别是一两分钟内的视频,往往只能介绍事件发生的场景,但根本无法缕清事件发生的过程,这种明显缺失信息的短视频,也要视频类新媒体新闻的内容显得空洞。

  新成语、表情包、网格梗,这种新媒体形式表达在新闻报道中应用过多,无疑影响到了新闻文字的严肃性和规范性,在传统新闻报道中,对文字的规范正确表达是有明确要求的,但网络时代,只要看懂就行,无疑是降低了新闻报道表达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