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省媒头版头条报道漯河

发布时间:68 阅读次数:68

  “这次深化乡镇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力度之大、措施之实、效果之好,是我们没有想到的,破解了一系列长期制约乡镇发展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为基层高质量发展和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11月24日,在临颍县王岗镇,谈及漯河市自2022年以来开展的深化乡镇管理体制机制改革,镇党委书记罗小军有感而发。

  “这次改革,首次明确了乡镇承担8项主责主业和106项具体职责事项,确定了66项县乡属地管理事项,切实破解了困扰乡镇的‘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的问题。”罗小军坦言,2022年1月到任王岗镇党委书记时,王岗镇人居环境整治排名全市倒数,几次被省里点名批评,“乘着改革的东风,一年内,全镇从倒数变为先进。”

  “我们按照中央、省委关于深化基层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精神,做到了‘八个到位’,即乡镇规模界定到位、主责主业明确到位、机构组建挂牌到位、编制增加核定到位、‘三个清单’编制到位、‘三定’规定出台到位、派驻机构下放到位、执法审批规范到位,致力实现夯实基层基础、激发基层活力、提升治理能力的改革目标。”漯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编办主任李磊说。

  这次改革,漯河市统一制定了《乡镇职责清单》《县乡属地管理事项主体责任和配合责任清单》《乡镇综合执法事项清单》“三个清单”,使乡镇职责由模糊走向清晰,牵引乡镇工作向主责主业聚焦,更好地发挥乡镇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基础作用。

  这次改革,漯河市根据乡镇常住人口、经济规模等数据,将全市乡镇进行了分类,根据乡镇类别科学设置机构、配备编制、核定领导职数。坚持优化协同高效原则,围绕乡镇主责主业设置机构,并且明确了县级对应部门。对乡镇工作机构不再区分行政机构、事业机构,让改革更加符合基层实际。改变传统的“七所八站”管理体制,将县(区)直部门设在乡镇的市场监管所、自然资源所、劳保所、财政所等全部下放乡镇实行属地管理,业务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切实增强了乡镇党委政府统筹各项工作的能力。

  11月23日,源汇区问十乡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前来办事的群众来来往往,骆坡村村民郭明学正在“有诉即办”窗口办理低保手续,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郭明学很快就办理完毕。

  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是这次乡镇改革的一个亮点,漯河市坚持以标准化建设为统领,对乡镇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人员配备、岗位职责、设施建设、办事流程等进行规范,分两批明确乡村两级政务服务事项共156项,进驻行政审批服务中心集中办理,部分村(社区)还设置了便民服务代办点,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北舞渡镇是中州名镇,历史悠久,商业发达,以前各部门执法各自为战,人员装备等也不足,严重影响了执法效果,也对镇里的形象造成了影响。这次改革,北舞渡镇整合了执法力量,组建了19人的综合执法队伍。

  经省政府批复,漯河市将城市管理、农业农村、水利、文化广电旅游、消防救援等部门的58项行政处罚权下放给乡镇,由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统一行使,切实破解了“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的执法难题。

  通过改革,漯河市46个乡镇均规范设立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平均核定编制19名,同时高标准开展了综合行政执法机构规范化建设,初步建立起了权责明晰、上下贯通、指挥顺畅、运行高效、配合有力的基层综合行政执法体系。

  改革顺利推进,关键还是在人。漯河市通过大力“减上补下”,使乡镇工作力量得到大幅度加强。全市平均每个乡镇增加编制42名,大乡镇编制达140名~150名,中等乡镇编制达115名~130名。同时,通过从县(区)直部门下沉人员和面向大学毕业生公开招聘两个渠道,及时为乡镇补充人员,不仅加强了乡镇工作力量,还改善了乡镇队伍结构,有效满足了新形势下乡镇工作需要。

  收入待遇不高,发展空间狭窄,是制约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的难题。这次改革,漯河市积极推动落实乡镇工作补贴标准调整、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事业单位管理岗位等级晋升制度等激励政策,每个乡镇按政策和程序设置2个副科级事业机构,不仅提升了乡镇工作的吸引力,还增强了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动力和活力。

  “通过扎实开展乡镇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漯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常英敏表示,当前全市正在加快推进现代化“三城”建设,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进一步做好乡镇改革“后半篇文章”,切实把改革效能转变为治理效能,同时要借鉴乡镇改革经验,扎实开展街道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