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女大学生因喜爱中国被网暴只因德媒这篇歪曲的“钓鱼式”采访

发布时间:83 阅读次数:83

  2021年6月15日,德国媒体《世界报》发布了一篇题为“偷偷为中国宣传的那些人”长文,阅读时间约28分钟。

  这篇文章极具渲染之能事,大力抹黑中国对西方媒体的“可怕渗透”。从中国全球电视网CGTN在海外播放的中国相关电视节目开始,再到德国本地私营广播DRF每天插播的15分钟传播中国文化节目,然后再到中国媒体公司经常所谓购买整个报纸版面来为其形象做报道。

  “即使是以态度中立为荣的德国新闻社dpa也收取中国国家通讯社的报酬,不加删改地向其他报纸编辑发送中国的正面报道。”文章这样写道。

  文章还提到指名道姓前提到一位欧盟外交官萨巴蒂尔(Gerhard Sabathil),以及另一位ZDF布鲁塞尔工作室负责人范‧卡彭(Udo van Kampen),称两人是中国方面的间谍。

  这还不算是最最捕风捉影的,文章最后,还提到了今天的主人公,一位普通的、喜欢中国的德国女大学生海雯娜(Navina Heyden)。文章批评海雯娜在推特上的推文充满煽动意味---只因为海雯娜表示关于新疆人受压迫的报道都是西方媒体捏造的、欧洲媒体的报道是经过控制的、德国公众都被蒙在鼓里。

  《世界报》为了证明海雯娜是中国的宣传工具而对其进行了采访邀约,而海雯娜为了给充斥抹黑中国报道的德国媒体圈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接受了《世界报》的视频采访。

  采访后的文章中,《世界报》并未客观地对采访进行报道,而是对海雯娜本人进行了一系列的数据分析,以证明她不可信任。

  《世界报》为了证明海雯娜的确是拿了好处而表达喜爱中国,使出了全身力气去挖掘海雯娜的社交账号,东拼西凑了一些“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比如---

  《世界报》指出,海雯娜2020年3月才开设了推特账户,到现在却已经有26000名粉丝了。认为这对普通的德国学生来说,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

  《世界报》对海雯娜的推特账号研究后表示,关注海雯娜的账号中,有大量的新建账户,去年7月到8月创建的有2890个,今年4月有1213个。

  最奇葩的研究是,《世界报》表示关注海雯娜的粉丝中,有5个账户在5天时间内转发了一条推文2145次,有时转发时间只有5秒。

  海雯娜表示,为防止自己的观点被《世界报》歪曲,她专门在采访过程中邀请了几个朋友做见证。

  《世界报》却在报道中暗示,在采访过程中,海雯娜的中国男友旁听。因为采访过程中她不时看向旁边,似乎在征求批准。

  今年6月初,海雯娜的男友通过一个人才计划,在中国青岛找到了一份副教授的工作,海雯娜将和他一起搬到青岛。《世界报》称这是一份令人惊讶的晋升,暗示背后有利益交换。

  《世界报》还写道,在采访期间,海雯娜的一名朋友对着记者大吼,要求他向中国道歉,因为他撰写对中国的批评性文章。

  这篇文章发布后,海雯娜站出来表示,《世界报》文章中关于她的这一切都是谎言。

  海雯娜现身说法表示自己15岁开始就和华人圈亲近,对中国有着浓厚的感情。因此她也经常在推特上抨击西方媒体对中国的偏见。

  比如去年疫情初期时,海雯娜在中国生活过一段时间。回到德国后她在推特上写道:“中国不会从伪造的数字中受益,他们虚报数字只会伤害他们自己,整个二月我都在中国,我看到了他们的防疫措施,这是科学且有效的,时间会告诉你们一切。”

  海雯娜表示以为自己和朋友们在采访中给那些《世界报》记者好好上了一课,达成了全面胜利,还以为《世界报》的编辑们以后不会再写关于中国的负面报道了,没想到报道出来以后比负面还负面。

  自己竟然成了一个被中国收买进行政治宣传的网红。而事先在邮件沟通中说好的所有谈话内容未经允许不得发表的承诺,也被《世界报》当作空气放掉了。

  她解释道,自己根本没有在男友监督下回答问题。当时他在隔壁打游戏,自己回忆不起来一些经历的细节时才问问他。

  况且男友身为一个在德国获得博士学位并且在著名科学机构工作的研究员,回国成为一个副教授,这根本与所谓的利益交换毫无关联。

  海雯娜表示,《世界报》未经同意,公布了她的姓名,年龄,照片和居住地址,并把她描绘成对德国的威胁。对她造成了近乎威胁正常生活的严重负面影响。

  甚至还有一家法国媒体翻译刊登了《世界报》这篇文章,网络暴力趋势不降反升,更有各种政客、NGO头目以及无良媒体人对她进行人肉和骚扰,PS了她家人的照片和留言,并把这些图片发给她的朋友和雇主。

  海雯娜目前已寻求法律途径解决此事,为此她也已经开启众筹并迅速达到了众筹目标金额。

  即使抛开法律,抛开对中国的恶意,《世界报》这一通操作也可以算是非常不入流了。误导甚至扭曲被采访人的观点还不算,你采访我,但最后报道出来的内容又篡改我的发言,那你采访我干啥?

  哦,大概是《世界报》主编说黑中国不能瞎编得太明显,我们还是随便采访几个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