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惊艳世界ISS前指挥官称西方应探索与中国合作的方式

发布时间:141 阅读次数:141

  第一个在太空行走的加拿大人克里斯·哈德菲尔德 (Chris Hadfield) 日前发文称,中国在航天领域展现出的快速进步和惊人成绩,应该让西方航天科学机构“清醒地看到中国在陆续完成了月球、火星及天宫空间站建设等重大航天任务后,所展现出的巨大的太空能力和尖端技术”,他还在文中暗示了西方政治人士依旧抱着“”来阻止世界科学的合作是“陈旧的冷战时期思想的延续”。

  这位曾参与由美国和俄罗斯主导的国际空间站太空计划的加拿大籍宇航员,担任过国际空间站的指挥官角色。他的职业生涯始于加拿大空军的战斗机飞行员,参与了各种军事行动,包括上世纪80年代在加拿大北极地区拦截前苏联的远程轰炸机。

  退役后,他成为了一名宇航员——1995年在俄罗斯的和平号空间站工作,后前往国际空间站并以指挥官的身份在上面呆了一段时间,并于2001年至2003年期间担任NASA在俄罗斯宇航员培训中心的运营总监。

  此前他努力学习俄语,因为“即使美国与前苏联在冷战时期,双方也设法找到了将阿波罗号和联盟号对接在一起的方法,而且这种合作一直在延续。与中国的合作目前看起来存在巨大的紧张和敌意,包括专利技术保护在内的政治惯性仍然令人担忧”,但他对此保持了乐观,还希望学习中文,因为他相信与中国的科学家的交流在未来会变得频繁,“我不确定每位中国科学家都可以熟练的说英语,就像以前我领导的国际船员一样,俄罗斯人也会固执的使用他们自己的语言,所以我如果能用他们的母语交谈,可以让沟通变得更加顺利”。

  他特别强调,近30年来,国际空间站每天都会由来自数十个国家的人一起工作,这看起来非常国际化,也是全世界的人每天可以看到它在空中飞过16次的基础,但“这里面没有中国的参与,于是他们有了自己的空间站,但他们明显更加开放和国际化,他们允许西方的宇航员在未来登入他们自己建设的空间站”。

  在太空探索中,通过国际层面进行合作是一件自然而正确的事,我国一直同欧空局(ESA)有合作,比如去年的嫦娥五号月壤返回任务和火星天问一号任务,欧空局都有提供地面通信站支持。

  而我国也接收了至少3名来自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的欧洲宇航员,让他们接受培训,预计明年会让他们进入天宫空间站共同进行科研任务,载人航天办公室还透露,除了欧空局外,俄罗斯、巴基斯坦、巴西、日本、印度、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办公室等航天机构也与我们开展了合作——但没有美国。

  哈德菲尔德表示,如今世界上的两大航天强国,受制于政体不同和美国惯有的傲慢偏见,让人类共同的地外空间科学发展受到了阻碍,加拿大航天局尽管与美国在航天方面与美国的合作非常紧密,但也应该“通过欧空局继续并加强与中国的合作”,他对这样的未来发展“非常乐观,很明显,在科学层面,加拿大非常积极地参与其中,对与中国的合作非常感兴趣”。

  2014年,哈德菲尔德随“太空探索者协会”访问过中国,包括与我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杨利伟进行了交流,这个协会的每位成员都至少完成了1次地球轨道飞行。

  他也是总部设在美国,拥有众多硅谷大佬成员的非营利性组织“开放月球基金会(Open Lunar Foundation)”的主席,每逢满月就会进行聚会交流,他称“他们会邀请俄罗斯、中国的专家共同讨论和平、合作的月球定居”有关的问题。

  “两个满月聚会前,我们有一位来自CNSA的中国专家加入了我们,讨论我们将在月球上跟进的国际法律、法规和协议,”他笑着介绍,“包括哪些财产权、土地权将登上月球,遵循谁的法律,是否需要通过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的允许等等,以及更重要的是,我们将如何与中国合作,毕竟他们已经降落在月球的另一面,中国人的加入和参与,非常重要。”

  NASA此前也在我国的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后,给美国媒体的一份声明中说,“太空和科学的探索是一项全球性的努力,每一个里程碑都有助于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我们期待中国为增进科学认识作出贡献。”